登录注册   忘记密码

本土MCU要突破,需要向ST学习这五点

中兴被禁运事件激活了全民自强奋进的信心,很多业内专家要呼吁芯片方面要“国货当自强”,但是要提升本土IC自给率,单靠口号是远远不够的,需要长期的研发投入、可靠的产品质量和务实全面的营销服务,以一个小小的MCU为例,2017年中国市场MCU销售达46亿美元,但本土MCU厂商所占份额仍然很低。虽然中颖、GigaDevice(兆易创新)和东软载波(包括集团内部交易)、灵动微电子等已有近5000万美元年销售额,但所占整体销售份额也就占1%左右。

640.webp.jpg

相比于第一梯队的国际品牌如ST、NXP、TI等,本土MCU在核心技术、应用理解和生态搭建上仍有不小的差距,结合我在意法半导体STM32深圳峰会上的观察,我认为本土MCU厂商要突破,需要向ST学习这五点。


为什么向ST学习?

很多人要问“为什么要向ST学习?”因为ST在MCU领域和本土厂商类似都属于MCU“新生代”厂商,都没有很强的MCU背景,意法半导体(ST)自2006年杀入MCU领域,于2007年6月11日推出第一颗STM32以来,其MCU出货累计超过30亿颗,目前实现了每秒出货32颗每年出货十亿的佳绩,它用11年时间,实现了MCU出货每年从0到10亿的奇迹!


2017年ST通用微控制器收入增长约30%,全球市场份额约占19%,成为全球前三MCU供应商,其STM系列8位和32位MCU已经获得2017年全球1/5的市场份额,客户总数超过5万,营收增长率接近30%,亚太区营收接近全球营收的50%。


过去的10年中,ST MCU已经创造多个全球第一。包括:2007年推出全球第一颗基于Cortex-M内核的MCU,2009年推出全球第一颗基于Cortex-M的超低功耗MCU,2010年推出全球首个90nm 120MHz MCU,2011年推出全球首个基于Cortex-M4的168MHz STM32 F4 MCU,2012年推出全球首个混合信号DSP 模拟STM32F3 Cortex-M4 MCU,2014年推出全球首个Cortex-M7 MCU,2015年推出全球功耗最低的STM32 L4 MCU,2016-17年推出全球性能最高的STM32 H7 MCU,2018年推出双核、支持多协议的STM32 WB MCU。

640.webp (1).jpg

意法半导体执行副总裁,亚太区销售及市场部主管_Jerome Roux指出ST拥有市场上最广的Cortex®-M微控制器产品线,现在已经拥有800余款 STM32产品。根据iSuppli的统计,2017年意法半导体是中国排名第二的标准微控制器厂商。ST在中国有60多个 / 亚太区有120多个MCU支持团队。

640.webp (2).jpg

被誉为“STM32之父”的意法半导体微控制器事业部市场总监_Daniel Colonna指出2018年是STM32问世11年(2007-2018),十一年来ST已经有11个系列量产。ST在今年会推出五大新产品,STM32家族的第12个系列已在开发中,这个系列叫STM32WB,W代表无线,B代表蓝牙,这是非常重要的产品系列,它融合了STM32的生态系统和架构,以及开放射频。

640.webp (3).jpg

640.webp (4).jpg

2018 STM32峰会,报名人说超过2000人,现场合伙伙伴和观众数量再次刷新纪录,而ST MCU销售继续延续了2017年的火爆,这样成功怎么不值得学习?

640.webp (5).jpg


ST这五点值得本土MCU学习

在采访意法半导体几位高管时(他们是意法半导体中国微控制器事业部市场及应用总监曹锦东、意法半导体亚太区MMS及物联网副总裁Arnaud Julienne 、意法半导体_微控制器事业部市场总监Daniel Colonna 和意法半导体执行副总裁,亚太区销售及市场部主管Jerome Roux),他们分享了一些ST在MCU领域的成功经验。

640.webp (6).jpg

意法半导体亚太区MMS及物联网副总裁Arnaud Julienne表示:“ST目前在STM32技术方面具备领先的市场地位。除了技术领先以外,我们还注重培育整个生态系统,如进行相关的培训,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本土的公司可以从中找到他们发展的方法以及找到其在生态系统中的定位。我们不会低估来自竞争者的竞争。因此一方面我们要把竞争转变为挑战,保持领先的技术;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不惧怕竞争。”

640.webp (7).jpg

Daniel Colonna则表示中国本土MCU厂商通过ST所提供的相关的生态系统已经找到了如何帮助自身发展的方法,但他们需要通过差异化,通过自己的核心技术以及建立自己的生态系统实现发展。其他几位高管也补充了一些观点。


Daniel Colonna回答的很委婉,但是老张我却有点汗颜,他是委婉地表示本土厂商其实还是靠吃ST的生态活下来的,希望本土厂商以后不要山寨ST了,总结和几位高管的观点,我总结本土MCU厂商应该向ST学习这五点。


本土MCU厂商应该向ST学习这五点

640.webp (8).jpg

1、产品定义要差异化

目前通用MCU领域集中化程度很高,top10厂商占据了88%市场,本土厂商应该在细分市场或者寻找站稳后逐步壮大,比如开发针对某个物联网场景产品,或则超低功耗的产品,或者某个马达驱动的产品等,而不是连产品part number都取得与ST类似,一堆XX32 型号,与STM32pin to pin 兼容,这虽然可以快速切入某个市场,吃下ST吃剩的或者无暇顾及的市场,但是,这样做终究有知识产权的风险,随着中国越来注重知识产权,这方面的风险就越来越大了,去年就曾听说ST要控告某本土MCU侵权的。另外,以这样切入市场,终究是喝不到头啖汤,也让自己失去提升产品定义的机会,影响未来的成长。


2、构建属于自己的生态系统

纵观其他产品的成功,无不是通过构建自己的生态系统成功的,例如arm就够就是凭借生态系统打败了其他架构,ST的成功也是如此,如果我们把时间推回到2007年,其实在ST推出基于M3 内核的第一款STM32 MCU之后并没有获得业界和媒体的热捧,甚至反应相当冷淡,虽然ST也开发了相应的参考设计方案,但推广的方案也无人问津,不是不好,是因为没有其他系统厂商用,所以大家都不敢用--系统厂商也不敢做小白鼠。


这时ST MCU事业部做了几件事情。


a、当时ST市场部的人员从高校培训入手,撰写了大量ST MCU的使用教程,从学生群体和教师群体开始使用STM32,一些老师也开发了 很多STM32应用课程和书籍,现在随处一搜,有很多关于STM32的书籍。

640.webp (9).jpg

b、开发了大量关于ATM32的中文学习文档

从我跟工程师接触来看,中国工程师还是喜欢中文文档的,即使英文很好也喜欢阅读中文文档因为理解最好的是中文。当年周立功因为翻译了大量恩智浦ARM7 MCU的中文文档,所以恩智浦ARM7 MCU在中国推广的很好。


意法半导体市场部以及第三方合作伙伴做的非常好,翻译了大量的英文文档,迎合了国内的很多工程师的思维。神舟系列的开发板就是迎合这种中国化,本土化,方便学习和使用;所以现在大部分STM32F103xxx的用户datasheet都有中文版,例子也很齐全,因此可以不用去购买书籍,看电子档即可。


c、意法半导体开发了低成本开发板让工程师可以方便地评测和开发,并在全国很多城市举办研讨会进行现场培训,在开发现场,就送出开发板,截止现在,ST已经送出了26万块开发板。


3、提供可靠稳定的产品

对于任何一个产品要想获得市场美誉度最根本的就是产品要有可靠稳定的品质,以我们熟悉的手机为例,华为手机为何可以后来居上,就是因为手机产品质量稳定可靠,对于MCU产品来说,产品质量更是重中之重,因为一款MCU的质量影响到一个系统的稳定,小的玩具可以对质量要求不高但是大的系统如工业、汽车等质量要求极高,在MCU领域,老牌厂商如Microchip、Atmel(已经被收购)、TI、NXP等其产品可靠性都很高。而我们做的调查也显示,大家对本土MCU的产品质量还是比较担心的。

640.webp (10).jpg

4、提供针对自己产品的开发工具和开发环境

很多厂商喜欢让开发者使用通用的开发工具如IAR、Keil等,但是如果自己能提供针对自己产品的定制型开发工具,则可以让开发者逐步熟悉自己的产品特色,优化开发流程和代码,让开发者可以更快开发出产品,这虽然是费力气的活儿,但是做好后可以一劳永逸,对于自己的生态系统建设也有好处。


5、寻找产品裂变的机会点、果断出击

从1971年第一款单片机诞生到现在,MCU已经走过37年的历史了,随着物联网爆发,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单片机也孕育着变革的新机会,只要抓住新的产品裂变点,本土厂商完全可以以一款爆品扬名立万。从这次STM32峰会来看,未来ST会开发A7内核的MCU产品,这意味着MCU与MPU的界限日益模糊,加上人工智能端侧智能日益走热,本土厂商完全可以在这个领域有突破,而不不用在跟着ST亦步亦趋。当然前提是要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强大的产品定义能力,如果本土厂商如果一只热衷于山寨ST产品,则看到变革机会也是白搭。我注意到ST已经在开始布局这个领域的产品了。

640.webp (11).jpg

数据显示,未来几年中国MCU市场年复合增长率会达到6%以上,32位MCU年复合增长率更是高达12.7%,中国有MCU应用的巨大市场,工业、汽车、智慧家庭、消费电子、机器人领域MCU需求旺盛,希望本土MCU厂商可以抓住机遇,实现腾飞,未来本土MCU厂商中一定会诞生一家10亿美元规模的独角兽来,谁会成为这只独角兽?加油!

640.webp (12).jpg

您的评论:

0

用户评价

  •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