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忘记密码

从IoT视角解读中美贸易之争,守住生态命门,重构全球化版图

再过两周,如果中美双方没有妥协,7月6日,将是贸易战升级的首日。

 

过去的一周,事态迅速演化。

 

2018年6月15日,美国政府依据301调查单方认定结果,宣布将对原产于中国的500亿美元商品加征25%的进口关税,其中对约34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的加征关税措施将于7月6日实施。

 

6月16日凌晨,中国商务部宣布对于美国违反国际义务对中国造成的紧急情况,为捍卫自身合法权益,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商品加征关税,税率为25%,涉及2017年中国自美国进口金额约340亿美元,上述措施将从2018年7月6日起生效。

 

美国东部时间6月18日,特朗普声称已经指示美国贸易代表USTR办公室出台清单,考虑对额外20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10%的关税。如果中国仍拒绝改变其贸易行为,美国将在法律程序完成后正式对这批中国商品开征关税。此外,如果中国再次出台对等措施,还将考虑再对20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征税。

 

面对如今世界上最难相处的关系和最难求解的问题,两国在博弈过程中的一举一动,势必会影响大量企业与个人的未来,所以映翰通公司总经理李红雨说:“这个问题太复杂了,涉及到宏观经济和结构性的改革,涉及到科技、经济、金融、法律、政治等诸多方面,没有企业不受影响的。”

 

我很认同她的观点。诚然,要想对如此复杂的局面进行解读,需要有对于宏观层面的长期研究以及相当深厚的知识与专业储备。我作为一个理工女,知识积累有限,分析难免片面,但由于这个话题关乎绝大多数物联网企业的前景,你我都难以超脱世外,所以也无法避而不谈。

 

因此,至少我可以做到充满诚意,避免司空见惯的大而化之之语,让你看到那些长期游走于不同洲际不同国家之间的资深物联网人,他们如何看待当下的局面,他们如何思考IoT企业的未来。

 

在这个被中美关系不确定性深度笼罩的当下,我与他们交流的核心问题是:

 

1. 中美贸易之争将会如何影响IoT领域的走势?

2. 物联网企业应该怎样应对?

3. 如果把眼光转到“相反”方向,什么样的物联网企业会在这次变局中受益?

 

贸易战是表象,这是一次全球格局的重构

640.webp (28).jpg

何春盛,现任研华科技的联合创始人、执行董事。他曾服务于台湾惠普HP公司15年,离开HP后,经营管理台湾力玮实业公司并成功上市。目前他在研华科技主管全球营销业务。

 

在你阅读这篇文章的此刻,北京时间6月24日,他正好身处美国,在华盛顿刚刚参加了美国政府主办的第5届“选择美国”投资峰会(Select USAInvestment Summit)。这个活动最早由奥巴马政府发起,展示在美投资机会。今年会议吸引了来自66个国家,将近2700名各国企业代表参与,几乎美国各州州长或官员都来进行了推广和招商。

 

他从华盛顿看到的情况和信息与国内有些差异,根据他的判断,中美之间的贸易战只是外在表现形态,关注的焦点不应仅限于关税和贸易,其背后真正蕴含的是一次全球化进程的重塑。

 

中美贸易之争,特朗普的公开理由是贸易逆差问题,如果探究这一问题的成因,因为推进美国市场经济有效运作的底层经济代码有Bug。

 

传统的经济学理论认为,全球化和自由贸易让所有的参与方都获益,产生共赢的局面。用亚当·斯密的话来说,每个人“只想得到自己的利益”,但是又好像“被一只看不见的手牵着去实现一种他根本无意要实现的目的…他们促进社会的利益,其效果往往比他们真正想要实现的还要好。”(来源:《国富论》,第四卷第二章)

 

大卫·李嘉图说,“比较优势的经济学原理就是,一个国家为了生产商品,可以选择进口玉米,即便这个国家种植玉米的成本比玉米出口国还要低。”李嘉图对于国家之间比较优势的核心逻辑,就是各国在某一个领域都有相对的更高的生产效率。如果各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生产,并把产品通过贸易形势与别国交换,那么,所有参与贸易的国家都能享受到更好的经济成果。

 

但是,他们都没有充分考虑这些经济学原理的二阶影响和更深层次的矛盾。在2017年年底,一次针对著名投资家巴菲特的老搭档查理·芒格的采访中,他也很直接的点出了亚当·斯密和李嘉图的错误。

 

“亚当·斯密最糟糕的错误是什么?在他的工作中,他完全正确的判断了市场经济以及贸易分工,但是他遗漏了技术进步的重要性,科技的稳步发展会大幅提升财富和生活水平。”

 

“李嘉图犯的最严重的错误是什么?李嘉图所说的自由贸易的一阶后果完全正确,但是他忽略了二阶后果。如果一个相对发达的国家,比如美国,与另一个某些方面比美国有优势的国家,比如中国,它们相对贫穷而你是更发达的经济体。当你们突然开放自由贸易,就像李嘉图所证明的,两方都能活得更好。但是,不发达的国家将会发展得更快。不久后,它们会超过你成为最大的经济体。李嘉图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在李嘉图的假设中,本国因为与别国贸易交换而产生的在某一个行业的失业人口,可以无成本地转移到别的行业里就业。然而,这种无成本的无缝对接的假设,和很多经典经济理论一样,是一个非常不切实际的假设。通过这样的假设,这个理论非常圆滑地把实际生活里发生的情况都假设消除掉了。这个世界上哪里有“免费的午餐”?

 

当两个贸易伙伴国都处于产业链上类似的地位时,双方的贸易的确是可以产生共赢的局面。比如说,一方生产芯片和集成电路板,另一方负责开发软件系统。这种贸易关系是在技术密集型的领域里合作互补的关系,双方均能受惠。

 

如果一方处于产业链顶端的技术密集型行业,而另一方处于产业链低端的劳动力密集型行业,那么,在贸易的过程中,处于产业链顶端的一方,具有失去其劳动力密集型行业大幅份额的风险。同时,处于产业链低端的一方其实并没有生产新的、更好的产品,而只是生产了更廉价的商品。在这种贸易里,双方往往是互相竞争关系。

 

随着产业链顶端的一方劳动力失业不断地增加,这时,应对失业的成本,如各种社会问题和社会福利支出,很可能超过了贸易所带来的廉价商品的好处。如是,贸易双方的矛盾势必激化。一如中美现在面临的贸易争端的格局。我们也可以观察到,中国欲对美国增加关税的品种,如大豆、牛肉等,都是中国与美国本土行业互补性的产品。而美国欲对中国增加关税的品种,如机器人、高端制造业等,都是与美国本土行业具有竞争性的行业。(自由贸易的代价,作者:洪灏,来源:财新)

 

如今,李嘉图们没有考虑过的二阶影响已经积累到了一定的“高水位”。据美商务部统计,从1985年美方开始出现6亿美元的逆差到2017年美方贸易逆差达到3752亿美元,创历史新高,这32年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总数为47,380亿美元。而2017年对中国3752亿外贸逆差,占到当年整个美国外贸逆差的46%。

 

亡羊补牢,在2004年,通过一篇论文,经济学家萨缪尔森(Paul A. Samuelson)修正了李嘉图的理论。他设想了一种生产率进步的情景,如果生产率进步发生在中国原本毫无比较优势的飞机制造,情形将会怎样?这当然是一个大胆的设想,因为中国只从事具备比较优势的生产,向来只造衬衫、不造飞机,从何提升自己造飞机的生产率?萨翁当然明白这一疑问,所以他才指明,中国在自己的进口部门发生的技术进步,完全是“外升的”。作为一个思想实验,假设中国就在飞机制造部门无端端出现了惊人的技术进步,那样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如何?

 

萨翁的答案惊世骇俗——倘若中国真的在飞机制造方面提高了生产率,那就可能“永久地损害了美国利益”。他通过严谨的分析,理性的确认,“有时一国生产率的提高只能对自己有利,却永损他国的利益”。(在台州读萨缪尔森,作者:周其仁)

 

现在,美国各界虽然很晚但还不算太晚的达成了共识,他们意识到了全球化对美国本土行业造成的冲击,美国不得不开始修正这个Bug造成的影响。

 

因此,何春盛认为这是一次全球格局的版图性重构:“特朗普对美国商务部的官员讲,最重要的事情说三遍:Job、Job、Job。美国目前急于吸引外资到美国投资并创造就业,过去美国流失了太多的就业机会到亚洲等新兴市场,现在他们想把这个缺口堵上。不仅美国,各个发达的经济体都会重新审视全球自由贸易为他们带来的影响,政府正在越来越多的收紧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世界进入了一个新的全球化版图重构阶段。

 

“上一个阶段的全球化进程以金砖四国加入全球贸易的整体格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为代表事件。1989年,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正式开始资助技术创新项目,与创新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不断趋向完善。金砖四国对外贸易迅速增长,其间的贸易依存度也大幅度提升。

 

“经济的全球化,贸易的全球化,商品在全球范围之内流通,这一过程相对GDP以更快的速度展开,使得全球经济经历了第一轮全球化的黄金时期,而这一轮全球化也刺激和促进了当时深刻地参与其中的相关国家的经济的增长和发展。中国在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能够实现惊人的经济成长,关键的原因是融入到了全球经济的分工体系中。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尤其是制造业大幅向中国汇聚,有效的拉升了GDP增长。

 

“尤其是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之后,中国经济地位获得极大的提升,几乎可以和欧美并驾齐驱,所以造成了西方国家的恐慌。美国非常担心如果中国经济继续这样走下去,将会对整个全球秩序造成很大的影响。就像当年美国担心苏联、日本的崛起一样,现在他把目光盯住了中国。美国大量流失的就业机会造成政权不稳定性的恶化,造成千禧之后各代青年人的就业问题,造成了严重的未充分就业甚至失业问题。这些是这次全球化版图性重构中,发达经济体普遍面临的问题,也是在新的全球化发展阶段,逆全球化风险加剧的原因。”

 

就此,美国国际文化战略研究和咨询专家伟达也曾经发表过相似观点,他认为,美国301调查报告(全文标题为《根据1974年301条款关于中国在科技转移、知识产权和创新方面的行为、政策和做法的调查发现》)非常清楚的表明,美国要改变的是影响美国战略发展的制度性因素。

 

特朗普政府的此轮大动作,则是事关全局的、战略性的、经过长期酝酿和深思熟虑的,其目标不仅是简单修正平衡中美贸易的巨额数字差距,而且意在要求中国必须改革有关贸易政策、体制和行为,形成双方贸易平台的公平对等,从根本上扭转中美贸易过程中美国的被动态势。(美国对华贸易战的意图,作者:伟达,来源:联合早报)

 

何春盛提到,在第5届“选择美国”投资峰会上,6月20日,美国商务部部长罗斯再次重申了美国的诉求,包括公平竞争、互惠互利和保护知识产权。这位年过八旬的部长谈到美国的贸易逆差绝大部分来自中国、德国和日本,而政府的补贴和以市场换技术等手段,加剧了世界贸易的不公平性,比如以中国的光伏产业为例,由于政府的政策扶持,全球几乎80%的光伏产业被中国企业垄断。罗斯认为美国的关税政策并非只针对某一个国家,他在后续的演讲中也并没有点名中国,他倡议各国企业一起重整和维护世界贸易的秩序,避免由政府补贴、知识产权的抄袭而造成的不公平竞争。

 

如果特朗普下台,换个人当总统,中美贸易战还会持续吗?这可能是当下很多国人的共同想法。

 

通过以上的分析你可以看出,该来的总会来,中美的贸易之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迟早都会发生,而且将是一个长期的历程,造成的结果是全球化进程的重塑。无疑,开会如群殴,治国如经商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加速了中国贸易之争的进程以及整个事件的戏剧性。虽然外在张牙舞爪,但从特朗普的行事风格上来看,他非但并不情绪化,而且是有章法、有节奏、有论据的在展开与中国的博弈,以便解决美国自身的困境。

 

IoT的未来,从全球互联网到国家局域网

640.webp (29).jpg

黄路川,现任树根互联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营销官,他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并求学于UCLA(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曾任埃森哲战略大中华区咨询总监。在他的视野中,国际局势的变化将把工业互联网的未来定位于国家局域网。

 

科技是亚当·斯密尚欠考虑的关键因素,因此在这次美国对于经济运行底层代码的Bug修正进程中,高科技是重点关注的领域之一。两国表面上打的是贸易战,实际上则是科技未来发展之争。

 

5月4日,美方要价清单展示了其真实意图:中方削减2000亿美元对美贸易逆差;停止对“中国制造业2025”的补贴和支持;保护知识产权;降低关税;扩大农产品进口;改进美方在中国的投资限制。其中,“中国制造2025”被三次提及。(中美贸易战正式开打:深层次思考和未来沙盘推演,作者:任泽平,来源:微信公众号-泽平宏观)

 

根据2016年度数据,中国的制造业增加值是3.2万亿美金,美国是2.2万亿美金,中国的制造业产出比美国大50%,是日本的3倍。现在中国制造业的产出比美国加上日本都更大,大概再过几年的时间,中国制造业的产出将比世界7大工业国家加在一起都还要大。

 

“中国制造2025”所列出的战略新兴行业,包括机器人、电动汽车、航空等,都是事关未来的新技术,是引领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战略方向。美国在这些领域相对全球其他国家拥有,并且希望继续拥有压倒性的优势,这是美国能够强大的技术基础。

 

美国认为中国通过中国制造2025计划,正在快速追赶和挑战美国的技术优势,并担心中国未来能够做到这一点。所以它围绕中国制造2025开具征税清单,考虑投资和技术转移的限制,并正在策划进一步的打压和围堵政策。中国制造2025使得美国的国家利益也受到了明显的挑战。(贸易摩擦的背后,是国运的彼此较量!万字雄文说透中美贸易战本质,作者:高善文,来源:高善文经济观察)

 

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黄路川认为物联网的国家局域网属性将被强化:“从事实层面上来看,目前无论是工业互联网IIoT还是物联网IoT,都还是一个国家局域网,而且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仍将是国家局域网。欧美各国其实都有比较严格的立法,尤其各国都会关注工业基础装备中设备层面以及流程层面的数据,要求数据存储在本地,不能出境。数据、贸易、就业,彼此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IIoT将是国家局域网,是否建立这个认知,将会对IIoT企业在市场布局方面的部署战略产生影响。中国目前在积极推进自主可控的IIoT平台的建设,很多外资公司纷纷将数据中心部署在国内,其实不止中国,各个国家都在推进这个策略。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领先产业以及设备类型,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区别较大,国家局域网的形态有可能会提升本国优势产业的加速发展,使得各个产业在全球之间比较难以形成均匀分布的局面。”

 

一方面,比如轻工业,包括纺织、造纸、皮革、包装等行业,主要聚焦在中国、东南亚、墨西哥等地,美国并不具有领先优势。另一方面,在精密设备和智能仪器仪表方面,欧美则具有压倒性的地位。因此我国所需的大量的高参数、高精密、高可靠性轴承;液压、气动、密封元件;高档电子器件及变频调速装置等,目前仍将主要依靠进口。这些问题通过国家局域网无法解决。

 

认清现状有助于我们更为理性的思考当下中国面临的局面。在这里我们不妨看一组数据。在复合材料领域,杜邦积累的工艺数据,就是目前我国已经掌握的数据25倍以上,在涡轮发动机领域,我国完成的材料和工艺试验数量,不过GE的5%而已。

 

美国制造业目前结构的优化程度很高,石油煤炭这种资源密集型产业占比很低,消耗能源的汽车产业占比也不高,让人意外的是化工和机械这两个产业,占比非常高,而且这两个产业,美国在技术上有绝对领先优势。

 

2013年,化工产品(包括制药)与塑料橡胶占全部制造业产值的19.5%;食品饮料占10.8%;电脑电子占9%;金属材料占8.7%;机械产品占7.8%;汽车产品占6.1%;航天运输5.9%;其他产品4.5%;石油煤炭4.4%。(数据与事实: 中美制造业的差距,作者:陈黎芳,来源:格上财富)

 

重新回到国家局域网的视角,黄路川认为:“首先,IIoT数据样本量与全球互联网有可能会产生数量级上的差别。其次,工业互联网需要上下游产业链的互联互通,从零部件生产,到设备加工组装,到下游的装配制造,再到最终用户。全球的产业分布以及国家形态局域网属性,将会形成很多新的交易结构,涉及不同交易模式的核算,涉及跨国贸易和结算,这个过程有时会比较复杂,在IIoT平台的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

 

“第三,从工业场景的角度来看,每个国家的场景区别比较大,是否为劳动密集型,是否通过半自动半手工的方式确认管理需求,都会在工业APP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造成较大的影响。就像当年的ERP大量采用的阶段,欧美国家中使用的ERP流程和国内的ERP定制情况完全不同。而在IIoT领域,国家与国家之间,行业与行业之间,即便是相同行业的企业与企业之间,具体需求差异性更大,用户的使用习惯也不尽相同,自定义开发的占比较高。即便是通用性较强的工业APP,也很难阻止碎片化的趋势,有可能也会产生美国版、欧洲版、日本版或者中国版等多种不同的版本,很难讲清楚知识产权的最终归属者。目前,工业领域开始盛行开源文化,也与工业APP的高度定制化的属性相关,需要大量的生态合作伙伴共同消化相关开发任务。当然,还有其他力量也有可能导致工业APP的碎片化,除了订制开发,还包括通过平台沉淀的模块化组件,由模块化组件更快地组装出各种应用。

 

“第四,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以及IIoT的国家局域网形态,不一定被归结为单纯的坏事或者好事。中国的工业应用场景最多也最复杂,按照工信部的统计,现在我们有40多个工业大类,580多个细分门类,基数较大,覆盖相对完整。在这个基础上,无论是训练工业数据模型,还是打磨工业APP,都有很强的优势。”


重新审视全球化,IoT人有祖国但IoT企业无国界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中美贸易战亦是一次契机,让我们重新审视摆在物联网企业面前的全球化机会。以上分析的两个驱动力,一个是全球化格局的重构,另一个是IoT国家局域网的趋势,恐怕将会造成大量的物联网企业加速走出国门,进行全球化布局,在不同国家直接为该国企业提供物联网服务。

 

如今很多的中国物联网企业已经有实力推进全球科技的发展,也有责任承担这个重担。如何利用中美摩擦,扭转企业的发展局势?如何加速在不同国家进行布局的节奏,更好的将中国的制造能力与全球的市场与资本对接?这些也许是我们更应该考虑的问题。

 

黄路川谈到:“我们有大批懂制造的专家,懂生产的专家,懂工艺的专家,可以在全球视野下进行布局,有效与全球资源接轨。比如树根互联在一带一路、欧洲等地均有布局。从未来的发展预测来看,中国仍将占据绝大多数的营收,而欧洲市场有可能会增长到占据1/4至1/3的营收预期,一带一路国家也将占据相似的比例,这一期望值将会根据不同市场的反馈进行调整。”

 

何春盛认为:“新阶段的全球化起初会表现为逆全球化,各个国家在自己的范畴之内推进制造业的提升,物联网的技术本质不会受到影响,影响的是生产地与就业地的变化与调整。所以从表现形态上,你会看到美国制造、工业4.0、中国制造2025在产生角逐,背后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政府都想把制造业留在自己的国家。这时中国的企业势必变成真正的全球化企业,无论是在中国贸易摩擦中受到直接影响还是间接影响的企业,都要审慎的考虑这个问题。”

 

与之相应的,我们不妨用更大的视角去审视经济发展的考量指标。既然在新的全球化变局中,亚当·斯密、李嘉图的自由经济与贸易理论需要修正,那么我们长期沿用的以GDP(国内生产总值)衡量一国经济发展的做法,是否也应该重新审视?

 

GDP仅仅是将中国境内生产的商品与服务的附加值全部加在一起,与之相对,GNP(国民生产总值)则包括国外生产所产生的利息和红利。如果根据重视GNP增长的思维方式,就应该积极推进海外投资和海外生产,更为符合全球化格局重塑时代的做法。

 

随着产业的扩张,中国凭借在中低端制造领域的优势,不断横扫全球,2018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美国 德国 日本之和已经是事实。但我们所言的中国是第一制造业大国,是按照GDP算的,如果按照GNP计算,中国制造业的规模将大大低于美国。

 

大量按照GDP计算的高科技产品,汽车、手机、电脑等,按照GNP将从中国的产值中刨去。所以,争论中国是不是制造业第一大国,不仅仅是产业竞争力、创新能力,甚至在规模上,我们都很难讲,中国真的是第一。(慎思:中国经济的真相,作者:马光远,来源:马光远博客)

 

“从客观情况上分析,一方面我们要避免夜郎自大,一方面美国的土地资源、税务负担和能源费用等硬性条件,都具备一定的相对优势。特朗普宣布10年之内要投资2000亿美金重整美国的基础建设,加之美国国会在1933年通过的《购买美国产品法(BuyAmerican Act)》规定,10万美元以上的政府采购,应优先选择在美国境内制造或生产的产品,因此郭台铭把富士康新工厂选址到了威斯康辛,福耀玻璃的美国工厂位于俄亥俄州,中车集团也在马萨诸塞州投资6000万美元建厂。”

 

“可以预见未来5-10年,会有大量的中国企业到美国或者欧洲设厂,在当地做生意,让中国的技术和资金取得更高的回报。中国企业的大批出海是势不可挡的趋势,即使没有中美贸易战的触发,也会必然发生,而中国企业的流动也将促进世界各个经济体之间的再平衡,这是一次不可避免的国际格局的迭代过程。”

 

“如果重新审视全球化,中国企业有能力在全球化的进程中扮演更为积极的角色,将中国积蓄的制造业源生动力释放出来。中国真正的跨国企业还非常少,如果说哪些物联网企业能在未来取得成功,一定是那些从一开始就不拘泥于中国市场,而是敢于把自己定位成全球性企业进行全球化布局的公司。”


坚守IoT平台与生态体系的命门

当然,对于中美贸易战的严峻性我们也需要有所考虑,守住中国物联网产业的命门。

 

贸易战是中美双输的牌,问题是谁输得更厉害。中国是美国出口的第三大市场,它会影响到美国240万个工作岗位。而中国如果每年没有这3000多亿美元的顺差,对中国的影响:一、特朗普的关税对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将是一个严重的威胁,将造成中国产能极其严重的过剩,成千上万的工厂将倒闭;二、估计高达5000万-7000万个工作岗位将受到影响。如果中国对美国的外贸顺差就算只降1000亿的话,对中国有多大影响?3752亿相当于我们GDP的3%,1000亿对中国实际上影响是0.8%。除去其他因素,应该影响在0.5%左右。(张方舟:特朗普为什么铁了心要和中国打一场贸易战?来源:中美学者智库)

 

以芯片为例,虽然中国半导体产业近年来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在全球芯片产业格局中仍处于中低端领域。以CPU为代表的高端处理器芯片的自给率均为个位数,存储等芯片的自给率接近零。即使华为海思在通讯基带芯片和应用处理器器芯片领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其中的核心处理器IP仍然是来自于ARM、Cadence等公司。(芯片之争--对华贸易冲突中的天王山战役,来源:电子工程世界)

 

作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芯片消费国家,中国半导体芯片市场严重依赖进口。过去几年中国的芯片进口额维持在2000亿美金左右,自给率不足20%。(来源:IC insights,中国银行证券研究部整理)

 

台湾《经济日报》近期也报道,传出中国官方对京东方下达超过5成驱动IC使用国产品的指示,并下达“良率不好没关系,先用再说”的指令。台湾半导体从业者预料,此举将有助大陆驱动IC业者加快提升良率。

 

而对于物联网产业来说,不仅要抓住自主研发芯片、原材料、零部件等核心元器件的命门,还要掌控IoT平台与生态体系构建的命门。

 

回顾之前的生态之争,最为典型的就是IT领域的Windows加Intel体系和ARM加Android/ iOS体系,发达国家企业通过先发技术优势,形成了强大的生态系统,形成了控制与封锁的势头,让后来者的自主研发丧失了市场需求,变得无利可图。(中国崛起的艰难程度超出想象:美国绞杀中国制造的十大手段,作者:宁南山,来源:微信公众号-宁南山)

 

在物联网领域,生态之争刚刚开始。因为,从架构上分析,物联网需要整合不同硬件、软件及通信标准并让它们之间产生协同合作,从而逐渐形成物联网生态系统,因此建成物联网生态系统就必须先搭建一个物联网平台。

 

IoT平台与生态是一个显而易见的战略要塞。与之对应的是一个巨大的市场,由不同研究机构的相似预测显示,到2020年物联网平台的市场价值将达到2000-2500亿美元,未来5年的年增长率介于25%到40%之间。

 

据IoT Analytics统计,全球目前有300多家企业在积极建设物联网生态系统,其中既包括谷歌、微软、亚马逊、阿里、华为这样的大企业,也包括像Ayla Networks、Sigfox这样的初创企业,而单个企业计划投入资金,数亿美元甚至数百亿美元不等。

 

目前国内企业纷纷推出自己的物联网操作系统和平台,比如阿里的AliOS和华为的liteOS,取得了不错的进展。有实力的物联网企业也在纷纷强化生态的布局。

640.webp (30).jpg

以欧瑞博为例,这是一家专注于智能家居产品和智能家居系统的创新型企业,提供智能家居整体解决方案,先后获得软银赛富、联想之星、拓邦股份、TIGERCUB、MTK等机构近2亿元的⻛险投资,是国内获得融资最高的智能家居创业公司。在最近我与创始人王雄辉的交流中,他提到中美的贸易战并没有对欧瑞博的海外布局产生太大的影响,也不会因此延缓IoT生态建设的脚步。

 

黄路川提到,需要预防高端设备,比如高精度机床、气动/液压装置,由于受到贸易战冲击,导致IIoT平台在模型训练中数据样本量不足的问题。

 

毕竟,独立自主地拥有核心技术,永远都是最好的手段。

 

可以预见,中美贸易战一波三折的剧情还将推进,我们此时需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这是一次长期必然的全球性版图重塑的过程,不仅局限在贸易,还将造成方方面面的影响。


本文小结:

  1. 中美贸易战只是表象,背后是一次全球化版图的重构。不仅美国,各个发达的经济体都会重新审视全球自由贸易为他们带来的影响,各国政府正在越来越多的收紧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美国要改变的是影响战略发展的制度性因素,解决由全球自由贸易造成的自身困境。


  2. IoT在未来一段时期,将向着国家局域网的方向演进。每个国家有自己的领先产业以及设备类型,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区别较大,国家局域网的形态有可能会提升本国优势产业的加速发展,使得各个产业在全球之间比较难以形成均匀分布的局面。


  3. 中国真正的跨国企业还非常少,如果说哪些物联网企业能在未来取得成功,一定是那些从一开始就不把定位成中国公司,而是敢于把自己定位成全球性企业进行全球化布局的公司。


  4. 对于物联网产业来说,不仅在抓住自主研发芯片、原材料、零部件等核心元器件的命门,还要掌控IoT平台与生态体系构建的命门。

您的评论:

0

用户评价

  • 暂无评论